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0章 最后的屏障(上)

五代十国往事 第850章 最后的屏障(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匡胤掌握着王着的某些不堪入耳、难以启齿的黑材料,于是在范质等正人君子面前稍加鼓动的话……这种垃圾也配当宰相?!

王着同志虽然好酒好色好酒色,但他真的很有才学,虽然终身未能拜相,却一直在北宋做着翰林学士、知制诰、知贡举,期间虽有被罢官,但也很快就得到重新启用,开宝二年(969)突然猝死,年仅42岁,后人们都说他这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宋史》:“太祖(赵匡胤)与范质入受顾命。”

显然,宰相范质是现场亲历者之一,关键就在于这个“等”包不包括赵匡胤。

随后的记载更加模糊,《资治通鉴》说几人出来后,“相谓曰”,王着这人嗜酒如命,酒后失态,岂能当宰相?嘘——别给别人说啊,就咱几个知道就行,烂在肚子里(慎勿泄此言)!

相谓,谁跟谁说的?不清楚。

而《宋史》的记载则更加模糊,“(王着为相)世宗崩乃止”。柴荣驾崩之后,这事儿就没人再提起。

王着,后汉时进士及第,性格豁达,但无城府。郭威赴镇魏州时,柴荣听说了王着的大名,于是将他召为幕僚,王着也因此见到了郭威,广受郭威和柴荣的好评。特别是柴荣,一直拿他当自己的心腹幕僚,始终带在身边。

柴荣即位后,王着官拜度支员外郎,又充翰林学士。据记载,柴荣把王着视为嫡系心腹忠臣,把他叫到后宫,让皇子们出拜,只呼其“学士”而不直呼姓名,多次要拜他当宰相,甚至要求将“王着当宰相”写进遗诏。

然而即便如此,王着始终未能当上宰相,这是为什么呢?

不怪天,不怪地,就怪王着不争气。

王着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尤其喜欢酗酒,嗜酒如命。文人嗜酒,不算稀奇,但王着酒后经常失态,比如,喝醉了之后就去洗头房、足疗大保健、灯红酒绿逛夜店……宰相范质等人用了句文雅的说法——“嗜酒失检”。

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如果赵匡胤也在现场,那么很有可能是赵匡胤怂恿范质,私自篡改遗诏,把“王着当宰相”这条删去;如果赵匡胤不在现场,或是范质的自作主张,那么就更能解释范质听闻“陈桥兵变”后的反应了,后文会提及。

我们再看一个小细节:宋朝建立后,赵匡胤给王着加中书舍人、知贡举,一直很优待。但某次,王着醉酒之后嚎啕大哭,遂遭人诬陷,说他是“思念世宗”,上纲上线,往死路上逼他,赵匡胤却并未追究;后来又有一次,王着在宫中值夜班,醉酒后竟然强闯寝宫,这一次,真把赵匡胤惹怒了,于是“发起宿醉倡家之过”,然后贬官。

注意,赵匡胤“发起宿醉倡家之过”。首先,王着同志确实有不检点的黑历史;其次,他的这些把柄被赵匡胤掌握着。

有此两点,再来回头联想一下世宗托孤的时候,简直细思极恐。

王着有才学,且忠于柴氏,是柴氏江山的大护法,所以……有异志的人必须要推翻世宗的遗诏,坚决不能让王着当宰相。

柴荣多次表示要让王着当宰相,但大臣们始终以他“嗜酒失检”为由劝阻。堂堂帝国宰相,一天到晚喝得东倒西歪,不是做大保健,就是在去做大保健的路上,成何体统!

柴荣临终时,召范质等人入宫托孤。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柴荣对托孤重臣们说道:“王着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

意思是说王着是我的嫡系心腹,如果我死了,你们一定要让他当宰相!后半句柴荣不方便说,我们帮他说出来:王着是个值得信任的同志,忠于柴氏,如果他当了宰相,就不会有叛乱之人。

关于柴荣托孤,可谓是众说纷纭、迷雾重重,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究竟哪些人是托孤重臣?柴荣晏驾的时候,谁在现场?

《资治通鉴》:“……召范质等入受顾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