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康熙后宫风云录:荣妃传 > 第101章 荣儿又孕 国库告急

第101章 荣儿又孕 国库告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后三年间,因军需一再短缺,对捐纳条例也有多次增改,如纳米菽、马草、鸟枪、弓箭等等都被列入其中,三年捐纳清廷共得捐银二百余万两,而捐纳知县已达五百余人,太学生员增至数十万人。同时,清廷又制定招民垦田酌量录用制,规定凡属贡生、监生、生员及百姓垦田三十顷以上者,奏过吏、兵二部,试其文艺程度,分别授予知县、县丞、守备、百总等官。但是,如地方官员对被招民垦田未足额数或垦田钱粮未经起解而擅具题者,照例议处。

捐纳之制一直持续到康熙二十年,判乱平定之时。

玄烨无奈地重重叹口气,“或许朕真的想不了那么多了,国危在即,军需甚众。”

荣儿知道,皇上已经有了主意。

康熙十三年九月,兵部会议,满汉所有在职官员以捐火枪来加官级,此外生员捐三十杆火枪、闲散弟子捐四十杆,准进入国子监读书,而富甲捐四十杆,给予九品顶载。

康熙十三年十月,由于叛变区域众多,为了平叛,急需大量钱粮,清廷正式复行捐纳之制。对不同身份人的捐纳规定如下:

现任文武各官和乡绅捐银二百两或米四百石者,准记录一次;捐银三百两和四百两或捐米六百石和八百石者则分别记录二次和三次;待总计捐银五百两或捐米一千石者,准加一级。

“没有,她受到了惩罚,朕也没有必要去耿耿于怀,朕在忧心朝事。”玄烨轻声说道,有手轻探了荣儿的额头,还好并没有高热。

荣儿点头说道,“是南方又有让皇上烦心的事儿了。”荣儿心疼地双手轻轻握住玄烨的手。

玄烨反手握住荣儿,感受着手中那双柔胰传给她的温暖,轻声说道:“是啊,朕没什么好瞒你的,朕只是觉得朕这个皇上当得不合格,被敌人一步步紧逼却找不到破敌的有效方法,朕真怕哪一天被逼得没了退路,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皇上您自己也说了,您只是暂时未想到破敌的方法,但荣儿对您有信心,您一定会想到的。”荣儿不懂战事,她只知道,她要给皇上信心。

“嗯,也许吧。”玄烨起了身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地走动。

进士、举人、贡生捐银八十两和一百五十两或捐米一百六十石和三百石者,出任之日分别记录一次和二次;待总计捐银三百两或捐米六百石者,出任之日准加一级。

增生、附生、青衣等生员,视其捐银或捐米的不同数目,可转礼部送国子监读书。

富民捐银一百两、一百五十两和二百五十两或捐米二百石、三百石和五百石者,分别给予悬匾示旌、九品顶带荣身和八品顶带荣身。

于此同时也对捐纳资格进行了一些限制:

凡属大计贪赃、丢城失地、盗骗钱粮、科场舞弊、作恶害民者及三品以上革职官员,不准捐纳。但是,如因逃人盗案、拖欠钱粮及贻误公务而被革职者,自四品官至九品官,视其不同捐银数目,给予原品顶带荣身。曾经被革去进士、举人者,捐银一百五十两或二百五十两,分别给予九品顶带和八品顶带荣身。

荣儿也坐起了身,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看着玄炫,她知道他又在思考着什么事儿了。

许久,玄烨轻声说道:“国库告危,有大臣建议纳捐筹银,可这官员任免朕认为当以才任用,科举考试方能得朝廷可用之才,朕的心很矛盾。”玄烨略一思索接着说道,“朕在想国之策,无外乎考虑两点,其一,为长远策,可能初时效果不大,仍坚持之,日久方可见效;而其二,为眼前策,此策长远也许有弊,但却可解决眼前之困。朕想也许真的不能武断地说当以长远考虑还是以眼前而考虑,而该视时而定。就比如这捐纳之策,于长远来说,祸国害民,无一点益处,但却可解决眼前国库空虚的危势。”

荣儿笑着插话道:“于大清,当前乃国家存亡之危,所以当考虑眼前策,对吗?”

玄烨轻轻地点点头,“可朕又在想这捐纳之官若上任后不能为民办事,反而激起民愤,那是否又如搬石砸自己之脚呢?”

“这……那就对捐银之人进行严加审核?品行不端者不允捐纳?”荣儿也蹙着眉头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