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1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1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亲都结了,他还能怎么样?退亲?除非他也不要名声了。

孟重九瞅了一眼哀声叹气的里长,当初孟广孝联合孟广顺等人侵占十二郎家的田产,没少给这位送礼疏通。否则怎么让中人闭嘴?这么低的田价到县衙报备又岂会那么顺利?

现在十二郎出息了,孟广孝一家的名声毁了,就算没直接牵连到他,怕是也多少有些麻烦。

里中的几个甲首都是眼巴巴的瞅着,这个里长,他怕是也做不长了。

想起孟虎之前带回家的消息,孟重九忍不住的高兴。十二郎升了百户,实打实的朝廷六品官,他这个外孙子也没让他失望,虽说脑袋愚了点,到底是开窍了。

“正是如此。”

“十二郎临行前还赠书于族中,此举更是大善。”孟重九开口说道,“便是大令口中的举贤德,也是当得。”

“对!”

“当真是好儿郎。”

牛车上,众老人对孟清和交口称赞,同车的里长却是面色发沉,一言不发。

孟重九等人再次见礼,贺县令忙上前搀扶,没扶住也侧身避让。

“耆老不必如此。”

洪武帝尊重老人,建文帝登基不久,朝廷法度大多延续前朝。

朝廷劝诫百姓勤劳种田之外,对各地官员同样有令。养济院需收留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官府出钱。各县各州各府需探访民间遗贤,旌节孝,瘗暴骨,免除荒田租税。

诏令内容无不彰显皇帝仁爱,民间多有赞颂。

全怪他当初看走了眼,同孟广孝结了亲。本以为孟大郎会是出息的,没想到孟广孝却是个拎不清的。不过是几亩田,白白搭上了一家子的名声。别看孟大郎考中了秀才,进到县学里读书,他可是听说了,县学中的教谕和县中的大令,对他这个女婿的观感都很差。

最直接的证据,朝廷选举贤才,县学中把孟清海的名字报上去,结果怎么样?硬生生的给划掉了。

被举荐的四人,虽没全部选中,其中一个叫杜奇的却得了大令的赞赏,这个月的学中评考,只要不出大错,一等是板上钉钉的。

至于孟清海,是不是能保住一等都是未知。

想想,里长就不免叹气。

只可惜,建文帝的这份宽厚给了天下百姓,同他的叔叔们没有丁点的关系。

据可靠消息,继把代王发配蜀地之后,湘王就是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

孟重九走出县衙,坐上牛车,与同里的老人商量着回去该如何行事。说话间聊起了大令口中的举贤德,旌节孝一事。

“里中多有孝子,最可赞者当为孟十二郎。”一名老人说道,“此子为报父兄之仇,以身从军,当为大孝。”

另一位老人接话道,“孟十二郎的母亲同两位寡嫂,自十二郎从军之后便严守门户,为夫守节,必为节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