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168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168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样的浑水,蹦进去再跳出来,还能保持干净的,大明二百七十多年国祚,两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从设立锦衣卫到议立皇太子,从迁都到朝臣的贪腐问题。

不绷紧神经,做事谨慎再谨慎,绝对当不好永乐朝的官。不比洪武朝的腥风血雨,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也注定不会少。

孟清和远离京师,想获取朝堂的消息,只能通过朝廷的邸报和道衍的书信。

奏疏送上来,心情好时扫两眼,心情不好直接扔到一边落灰。

就算有人血溅奉天殿,朱棣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没死成的由锦衣卫拖下去进行思想教育,幡然悔悟可以再用,执迷不悟直接补一刀。

锦衣卫北镇抚司犹如一堵布满钢钉的围墙,立在百官面前,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何况,皇帝下令要收拾某人,不用下死力就能查出一连串的问题。

从高楼大厦,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现代社会,一下飞跃到出门要靠11路的封建王朝,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摆脱赤贫阶级,走到今天,其中的艰辛有几人能够体会?

天子迁都,不过是从南迁到北,顶多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他是跨越了几百年,年代不服!他都能适应了,这些明朝土着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再者说,永乐帝迁都也是为边防考虑,天子守国门,就是从永乐朝始。

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仍是明朝最大的隐患,不打造一个坚固的边防,任由旁人到自己家来连吃带拿,临走还要放把火?

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纯属胡扯,敢这么干的都是历史罪人!

谋反一类的大罪用不上,仅是贪污受贿一条,就能将朝中一多半的官员拉下马。

冰炭,火耗,各种孝敬。

条目列出来,能把永乐帝气笑了。

难怪老爹不扒皮不解气,他见了,也照样想杀人。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朱棣明白。但混成这样,一点能见度没有,堪比泄洪时的黄河,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朝中文武应该能明白天子的用意,在家国问题上也会做出正确选择,但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也不是没有。

孟十二郎捏捏额角,难怪出发前大和尚告诉他,近段时间朝中不会有人找他麻烦。以目前的情况,一个锦衣卫北镇抚司,一个迁都计划,足够朝中官员头疼了,再加上皇太子的问题,再对他咬牙切齿,也没空来找他麻烦。

永乐大帝果真是名不虚传好,不只铁腕,简直是钢腕,合金钢!

对他的决定不满,反对,提意见?

随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