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45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4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因随行的海外使臣队伍实在太多,专用来装载贡物的海船就不下二十余艘。

另有大批金银香料奇珍异兽,从海外拉回的木料,以及孟清和特地交代的药材农作物,单是队伍进城就足足耗费两日。

日暮关闭城门,落下吊桥时,尚未进城的队伍,只能集体在城门下扎帐篷过夜。

十二月的南京冬雨夹着雪花落下,湿冷之气浸入骨髓,万分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这一点,恐怕连孟清和都没有料到。

只不过,无论提前多久,优势都在大明一边。

大明的财富,足以支持船队完成多次远洋航行。永乐帝的支持,为船队发现新航路提供了必要条件。

论造船和火器技术,目前的欧罗巴更是拍马不及。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还不能赶西超葡,将欧洲探险家们碾成渣,不用孟清和鄙视,郑公公会拉着王、侯两位公公一起纵身大海。

六十万两一样灭掉!

大明船队如一头海上巨兽,一路乘风破浪,彻底打响海上名头。

甭管西洋诸岛还是大食海商,无论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还是正吊在中世纪尾巴上的欧罗巴诸国,都必须接受一个现实,马可波罗游击描述的黄金之都,已经换了新主人。强大的皇帝统领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

匈奴人早成为历史,蒙古铁骑也不复上世纪声威。

瘸子帖木儿死去之后,他创建的帝国日益衰落。金帐汗国四分五裂,正统地位逐渐被白帐汗国取代。

无他,没脸见人。

船队在福建抵岸时,部分商船便已自行离去。

行到宁波海港,朝中文武和宗室掺了分子的海船陆续卸载货物,等候各府安排车辆人力拉载。

一幕排队取钱盛景,再次上演。

十去五六,船队的规模仍十分庞大。

庞大的明帝国屹立在东方,广阔富饶。那里有精美的瓷器丝绸,食物更是美味无比。那里的人文明高雅,熟知礼仪。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面前,欧罗巴的国王和皇后活像是乡下种地的土财主。

不,比起明帝国的财富,向商人借债的国王王后,连土财主都称不上。

随着郑和船队的两次远行,关于明朝的各种传说愈来愈多。

即使郑和船队未曾造访欧洲,即使只是极少数水手口述,描述中不乏夸张成分,却连王室贵族都深信不疑。

大明的富饶神奇令人无比向往,甚至提前引发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热潮。先行者依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