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49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第349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孟氏宗族也迎来圣旨,在天使走后,一块“勤恳为本”的匾额,供奉在祠堂之中。

读过孟清和的亲笔信,孟氏族长和族老合议修改族规,凡有子弟不肖,不学无数,或仗势欺人,轻者关祠堂,以《大诰》教导,重者划去族谱,驱逐出族。

三月中旬,汉王朱高煦回到宣府。没等到他下令召集边民和归附的牧民开垦荒地,边境烟墩突然燃起烽火。

久不见踪迹的阿鲁台,终于露面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送上门的便宜一

杨铎侧立一旁,眸光微闪,开口道:“国公爷令人羡慕。”

沈瑄勾了一下唇角,“多谢。”

杨指挥的话,有些没头没尾。定国公的回答,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场的锦衣卫和国公亲卫,却都不由自主退后半步,莫名觉得,定国公和杨指挥的身边,煞气有行,很不安全。

永乐帝回宫后,当即下旨,收回兴宁伯功臣铁券,并表彰兴宁伯忠义。

朱棣眉头拧了起来。

“若后代子孙不求上进,耽于享乐,只以夸耀祖宗功业为荣,不以不学无术为耻,文不能成章,武不能上阵,不知田桑,不晓饥寒,长此以往,家族何以承续?”

朱棣的神色愈发严肃,朱高燧也肃然端坐,目光炯炯。

“臣此生不会有子,亦不会收嗣子。然臣有兄长,几年后或可有侄子、侄孙。臣不愿家中子孙不求上进,成蠹禄之辈。臣请陛下收回铁券,再请陛下明令,臣之爵位不传侄,不传侄孙,不传族人。孟氏子弟若要晋身,需凭真才实学,闯出一个前程!”

一口气将话说完,孟清和跪地顿首,只待永乐帝发落。

闻听天子收回兴宁伯铁券,却无处罚,反而多有奖赏,京中顿起一片哗然。

与此同时,运送玉米土豆的海船已达天津。

港口处,一辆辆牛车和马车排开长队,等着领取种子。

船上除运粮官军之外,还有三名宦官,下船后,由边军护送前往兴州卫。

很快,在兴州卫屯田的孟清江接到敕令,授其为从五品副千户,调往保定府皇庄,领一处皇庄护卫。在北京的孟清义获赏良田五百亩,宝钞六百贯,布帛百匹。

室内很静,落针可闻。

良久,朱棣猛然一拍圈椅扶手,“好,朕准了!”

堆积在头顶的压力骤然消散,紧绷的神经也瞬间放松。

孟清和用力闭眼,再睁开,清楚知道,这一关,他终究闯过去了。

门外,沈瑄一身绯红公服,双唇紧抿,目光愈发深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