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公主要下嫁 > 公主要下嫁 第161节

公主要下嫁 第16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完这些,瑾儿问了赵承玉一句:“公主是要重用他们吗?”

赵承玉点了头,与瑾儿吩咐了一句:“你去晓月楼一趟,把所有赵氏宗族的子弟的过往信息记录拿来与我看,另外,去给风娘传句话,让她安排人去接近所有的宗族子弟。”

“是。”

很快,瑾儿就从晓月楼回来,赵承玉看过那些消息之后,便挑选了陵郡王和那三位还年幼的亲兄弟,将陵郡王派去了江南任职,至于景王等人,暂且留在身边带着。

今日早朝上,卫谏向南帝请求将赵承玉赐婚于他,南帝虽然早从赵承玉口中得知赵承玉会嫁给卫谏,且早已与赵承玉商量好了,他便也没去想其中利害关系,便就震怒不已,罚了卫谏回东宫闭门思过。

倒是他为了修建京郊园林,拨了有两百万两白银。

如此之皇帝,他若当政太久,百姓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赵承玉想过,若是卫谏登基了,他是个好皇帝,有德行能力,若处处胜于赵承桓,她还真要复国,将那皇位抢过来,给赵承桓吗?

在赵承桓丢弃京城逃往扬州,又突然降国,北朝泱泱大国却一下子被击溃,赵承玉自那时起就对赵承桓失望了。

此时陈国势力越发大,若是皇位再落在了赵承桓手里,那陈国来犯,赵承桓又如何抵挡?

“我的本意是怕长公主因为灭国之祸而过多烦忧,过于殚精竭虑,看现在看来,长公主并无这些烦恼,那串佛珠便也没什么用了。”了凡平常的道。

赵承玉也不好过多追问,了凡已经不再是她第一回见到的那个桀骜不驯的了凡,他更加高深莫测,好像许多事情他都知道一般。

赵承玉什么都准备妥当了,就缺一份圣旨,尽管她在宫中眼线无数,却是无法拿到南帝的国玺。

回了公主府之后,赵承玉就让人模仿南帝的笔记写好了一份传位遗诏。

“宫里那边盯紧点,绝不能让南帝再留下一份遗诏,免得生出事端。”赵承玉跟松儿叮嘱道。

越想这些事情,赵承玉越头疼。

她若是不复国,便就愧对于赵氏皇族的列祖列宗。

看赵承玉头疼,瑾儿过来给她按着太阳穴,一边劝道:“公主总这么多烦忧,这头疼可越发严重了。眼下一切形式都好,许多事还有赫连将军他们顶着,您何必这么多烦忧!”

“瑾儿,赵氏宗族的子弟里,你觉得谁更有才能些?担得大任?”赵承玉与瑾儿问道。

瑾儿略顿了下,迟疑许久,道:“陵郡王、文郡王略出挑一些,公主扶持咱们宁安王登基后,太多王爷伙同后妃、还有皇叔们谋反,故而宗族里的子弟不多,跟您和宁安王是亲姐弟的也就剩下当年还年幼的景王、梁王和裕王,如今才十二三岁,也未显露出什么才能来。”

“公主放心。”松儿应下。

“五皇子的死,差不多该出结果了,可以给南帝下药,算好了日子,明年春后太子登基最好,那会儿,南方多少会出些洪水涝灾,他正好有些作为,震慑朝堂,他这皇位便就能坐得稳当些。”关乎国运的大事,赵承玉却说得稀松平常。

至于到底要不要复国,赵承玉心里是有迷茫和犹豫的。

她之所以要推翻南帝,是南帝从来都没有容下过北朝旧族,且南帝在乎的只是权位,并不算是个好皇帝,他自入主北朝以来,就甚少关心百姓死活。先前有难民,还是赵承玉利用了七皇子所赠的金银赈灾,卫谏又暗中拿出了自己的银子赈灾,而南帝却对这事并未关心过,百官上谏呈情,南帝也只是拿了二十来万两银子出来,之后的事便就丝毫不过问。

她暗中查过,那二十万两银子全都落在了那些管事的贪官手里,难民是一分都没见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